《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
个案案例
田东县思林镇中心小学 陈娜
案例课题:认识分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简单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丰富对“几分之一”内涵的认识、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四、课前准备:课件、各种图形、彩笔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秋高气爽,我们一起去秋游吧!
(出示食品图片):你们看,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些郊游的物品,我要和我的好朋友分享,你认为怎样分我们两个才会都满意?
2.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叙述:怎样平均分呢?
引导学生回答:
(1)两瓶矿水:平均每人分一瓶;
教师追问:每人分一瓶,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1)
(2)四个苹果:平均每人分二个;
教师追问:每人分两个,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2)
(3)一个蛋糕:平均每人分“一半”
教师追问: “一半”是怎么来的吗? 你认为“一半”该用哪个数表示
小朋友真聪明,在我们数学里面,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出示1/2)知道像1/2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
(板书:认识分数)
(二)指导认识1/2
1.认识蛋糕的1/2
提问:谁能试着说说这个1/2表示什么意思吗?
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分
引导说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认识其他物体的1/2
师叙述:你已经认识了一个蛋糕的二分之一,那么你认识其他物体的二分之一吗?
课件演示: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分
一张树叶平均分成2分
一朵花平均分成2分
学生交流1/2的意义。
3.进一步认识1/2。
教师叙述:你能画出一个图形的1/2吗?
学生活动。
①拿出不同的图形(课前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涂上颜色。
②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
③汇报成果。
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结:无论是哪种图形,你们都是怎样得到它的1/2的?(对折)为什么要对折?,对折的目的是什么?(平均分)
4.了解分数中各部分的名称
(1)师叙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1/2的意义,你想了解我们这位新朋友——分数的哪些方面呢?
(2)学生独立阅读书本。
(3)集体交流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4)教师重点说明分数的读法、写法。
(三)认识其他的分数
1.教师叙述:我们已经认识了1/2,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分数里面就只有1/2呢?你还能找出其他这样的分数吗?请大家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试着画出其他的几份之一。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师小结:像1/2、1/3、1/4、1/5……这些都是分数!
2.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朋友。现在老师要考考你,看你能不能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正确地把它们辨认出来。
3.完成“想想做做”第1、2、3题
(四)学习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提问:你会折出一个圆纸片的几分之一吗?
学生自由折、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把表示1/2和1/4的两个圆片贴到黑板上
2.教师引导比较:
你认为哪个分数大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和你同学说一说。
3.学生讨论、集体交流。
4.提问:老师折出了这个圆片的1/8(出示),你认为这个分数应该排在哪里呢?
5.提问:如果折出圆纸片的1/10 ,应该排在哪里?为什么?
学生回答。(让学生体会: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
6.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五)生活中的分数
1.讲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分数。(“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回答: “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份之一?哪一部分大一些?
2.(出示德国的国旗:黑、红、黄颜色各一份)
你能提出什么关于分数的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答
(出示秘鲁的国旗:红色两份,白色一份)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相机出示问题:红色部分占整个国旗的几份之几?
3.小结: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先想一想,下一节课我们就会学习这个知识了。
(六)全课总结
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事物,这样我们学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
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1 ……分子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 ……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