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定理,定律可以通过直接的演示实验来验证,并且实验现象很明显。但有些很多实验难用实物来演示, 而多媒体技术集各类媒体优势于一身,可以实现一些实物演示所不能及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1、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主要有以下优势:
(1)多媒体技术能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储存有机结合和展示图像、文字、音频、动画等多种信息。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知识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演示无法用实物演示实验,使某些教学内容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模糊为清晰,化微观为宏观,建立物理模型,有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鲜艳生动的图形、声像一体、动静结合的画面、图像文字的闪射和色彩的改变等,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接受信息的便利,使学生获得多重感官的刺激,促进学生眼、耳、手及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内驱力”。这样学生可以乐学、会学、善学,无疑能够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2、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以下作用:
⑴展示实物演示无法演示的物理实验。如:研究布朗运动时,实物演示无法观察到它运动的原因在于液体分子对它碰撞的不均匀。如果用微机来模拟:
学生看到一个大的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受到来自各个方向小的液体分子的碰撞,花粉的移动正是由于液体分子碰撞的结果,花粉运动的不规则性恰好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不规则性,使学生牢牢掌握分子杂乱无章的运动正是布朗运动的本质。又如电磁震荡中电流方向的改变、电场能和磁能的转化等,这些物理过程很难用实物演示向学生展示,学生得不到感性认识,理解不深,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可解决这样的缺陷,将这些物理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于学生眼前,起到转换思维模式,降低思维难度的作用,便于学生理解和提高学生记忆效果。
⑵可以实现“理想情况”下的实验演示。如在推导牛顿第二定理的实验中,我们必须忽略一切摩擦力,但实际上,这些摩擦力总是存在,即使把滑板改为气垫导轨,与空气还是存在一定的摩擦。因此,在实验中,我们只能尽可能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完全消除。利用计算机就可以完全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人们预想的结果,准确得出力与加速度、质量与加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可应用媒体模拟演示伽利略设想的一个理想实验:
改变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根据人们的传统观念提出的“必须用力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的错误观点。这个实验准确的说是无法实物演示。
⑶强化直观感觉。例如,在讲解光的双缝干涉时,可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双缝干涉实验:
则无须在暗室就能模拟双缝干涉的原理,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的s是单色光源,由夹缝射入并经双缝分成两束相干光源。从而在光源上得黑白相间条纹,整个过程都呈现在学生的视野范围内,使学生对光的波动性有了很深的理解和强化了直观感觉。
⑷便于实验的重复性和代替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演示
3、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中的缺陷
多媒体集各类媒体优势于一身,所以有些老师试图用它完全代替过去的教学模式,这是不可取的。多媒体应在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如:媒体信息替换的速度快于学生的思维速度,引起学生的思维障碍,无法记录;教师对媒体处理得不好,不易实现教学目标等。就物理实验而言,多媒体的模拟演示并不能完全取代实验教学。原因是:
多媒体演示只是模拟实验,不能实实在在观察到实验结果。如果总是模拟实验,学生始终处于在接受可以怀疑的信息,必然丧失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实物演示优于多媒体模拟演示,如果实物演示易于实现的,学生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实验结果。
在当今的教学模式下,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势在必行,但在利用的时候必须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⑴能够实现的实验不能用计算机来模拟。
⑵坚持置后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整体效应,在物理教学中,当实验与多媒体模拟实验的结合是有序性、有目的性而形成优化系统时,物理教学就获得一种“系统效应”和系统功能的“附加量”,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尽量多媒体集各类媒体优势于一身,但多媒体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处于辅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