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里上的不适应,多数幼儿从未接受过正规性的教育,没有过集体生活,因此,比较自由、散漫,缺乏一定的纪律性和组织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就去哪……因此,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是老师们最棘手的事情,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教师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会因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幼儿也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常规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尽快稳定幼儿情绪,让其喜欢集体生活
刚入园的新生幼儿,哭闹现象严重。为了缩短幼儿哭闹时间,使幼儿尽快适应环境,喜欢来园,我们采取了各种方法:耐心劝导、食物(糖果、饼干)吸引、玩具吸引,用故事、儿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等。例如我们班的符甜莉、钟杰轩、王成冉、符冬睿等小朋友,初入园总是哭闹,我们顺应孩子的要求,亲近他们,用玩具吸引他,和他讲故事,夸夸他。还忍心地告诉她们:“老师喜欢你了,就像妈妈一样爱你,老师喂你们吃饭,抱抱你们,陪着你们睡觉,是不是像妈妈呀?”很快他就融进我们这里,和我们聊天。总之,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与爱心,逐渐消除了幼儿对新事物、新环境的恐惧感与陌生感,使其能够信任、亲近老师,并能主动与小朋友们游戏、交流。
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幼儿平时在家养成的一些生活、行为习惯也同时暴露出来。如:用手抓饭吃,大小便不能独立;不会用水杯喝水;玩具不能与他人共享,出现抓人、咬人现象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的示范、及时的引导。当然,主要还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培养,一旦发现了,就要随时纠正。如,在进餐这一环节,幼儿入园前大多是由成人喂的,因此,不会使用勺子独立进餐,经常撒饭、撒菜。这时,我们就要教给幼儿如何进餐:身体坐正,一手拿勺子(同时示范、讲解正确的持勺方法),一手扶碗,眼睛看着碗,低头吃。光教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还要靠平时的鼓励与纠正、指导,只有引导幼儿反复练习,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在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对幼儿的礼貌教育,应从幼儿刚踏入幼儿园就应开始。例如:为鼓励幼儿上幼儿园做个有礼貌的孩子,我教孩子们儿歌《讲礼貌的好孩子》。孩子们学了这首儿歌后都争着来问老师好,我及时鼓励,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来园、离园时,我们都会很自然地提醒他们与老师及家长问好、告别。平时孩子们帮我搬小椅子是我总是真诚地向她们说声“谢谢你”,每次分东西给孩子们时我们也要求孩子说声“谢谢老师”经过几个月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孩子们在礼貌方面进步很大,他们已能够主动地并下很高兴地向老师问好,并说再见,每天排队分早餐、午饭、午点时,孩子们总能主动地说声“谢谢老师”。
二、教师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1.课堂常规
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堂常规不是一两节课或一两周就能见到效果的,需要一个学期或再久的坚持。如:开学初,我通过音乐律动让孩子学会听音乐拍手、趴在桌子休息,起立坐下等,完全不用老师大声喊叫,孩子们自觉遵守。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儿歌来组织幼儿坐好。如:“小朋友,真能干,找个位置(圆点、正方形)坐坐好”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能找到位置坐好。对坐的好的幼儿给与表扬与奖励,对于表现不怎么理想的幼儿可以适当的讲一些激励的话,可以说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之类的话,让幼儿觉得自己是棒的,是在进步的,那样信心也就增加了,效果也会好的。我喜欢经常以表扬方式表扬在上课时坐得好、认真听讲、积极动手孩子,孩子们爱比赛,看到别的孩子受到表扬,自然而然也会跟着,就会自觉约束自己,幼儿进步了,老师应及时表扬,并可视情况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奖励,让其他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应该学习的;当幼儿犯错了老师应先思考犯错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幼儿慢慢改正缺点。在这样轻松、有效的环境下,孩子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2.户外常规
户外活动常规是比较难培养的,外出活动时先告诉孩子外出的常规,幼儿在家自由惯了,根本不知道怎么排队,更不知道怎样排队下楼,每天下去做早操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跑,稍一不注意就会摔跟头。为此,我给孩子们规定上下楼靠边右走,可孩子们根本分不清左右,我只好说:下楼梯时要扶着墙壁走。
但幼儿活泼好动,常发生追跑现象。我经常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试着换了一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老公公走路好吗?老公公老了,下楼梯一级一级慢慢走,而且还要扶着墙壁走”。孩子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等动作,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地慢慢地一个跟着一个走着。
三、教师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给予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小班幼儿在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而且吃得又快又干净!我们大家来表扬他好吗”。除了口头表扬,还可以给予物质鼓励,如:奖励糖果、笑脸(贴贴)。这时,孩子们吃饭的速度提高了,而且孩子们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除了表扬和鼓励外,当孩子们吃完饭后我还让孩子们自己检查桌面和地面,看看有没有掉的饭粒,如有,就给孩子们发些纸巾让孩子们自己捡一捡,并把掉的饭粒丢在垃圾篓里,这样,既让孩子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又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四、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孩子的模仿力非常强,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地位很高,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孩子们模仿。因此,老师平时的一些好的,坏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及平时所讲的话和一些口头禅都在无形中被孩子模仿并学会。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好坏分辨能力较差,所以老师的一些不良习惯和话语都会给孩子们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我们平时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不挑食,吃饭时饭菜要吃完不能倒掉,而我们吃饭时总会倒掉一些饭菜,这时候孩子们看到老师这样做,于是也无所忌畏地将饭菜倒了。又如: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这时老师口渴了也要排队,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就倒水。要求幼儿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老师这时也不可以大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午睡时间聊天。因为!幼儿听到老师讲话,也想和边上的小伙伴讲话。午睡室里安安静静,想讲话的幼儿也会打消讲话的念头。由此可见老师的榜样非常重要。教师一定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所以我们教师在面对孩子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形象,只有这样,孩子的常规培才会行之有效。
五、重视班级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小班,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利用家园联系栏给家长宣传育儿经验,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宣传幼儿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并与家长联系,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孩子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也给孩子制定在家常规并督促执行。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常规习惯队伍中来,做到家园同步、配合,这样才能培养良好、稳定的常规。
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不可急于求成的,是在循序渐进中慢慢形成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坚持常规培养,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